(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淄博因工业而兴,因“碳”而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建陶、煤炭、焦化、冶金、钢铁、玻璃、水泥、建材、耐火材料等行业,“碳”尽情燃烧,“红”极一时,诞生了一批老字号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推动淄博的经济总量一度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淄博,一座工业发展近120年的老工业城市,曾经的工业荣光,以前的“碳”辉煌,是这座城市特有的骄傲与自豪。
星辰灿烂的年代已远去,汹涌澎湃的时代已到来。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和转型压力的加大,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严控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这些都使得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的传统产业成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心头之痛”。一时间,淄博因传统产业占比高、重化工业占比高,也就是“两个70%”而困,谈“碳”而叹,面对的挑战与日俱增。传统“高碳”方式难以为继,新兴“低碳”模式势在必行。加快实现“3060”双碳战略目标,加速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都为淄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利好、新的资源,加力新旧动能转换,让“碳”旧貌换新颜,提振了转型发展的信心,增强了追赶超越的干劲。
世界上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领域,只有落后的思路。传统产业特别是“碳”产业,不仅不等于落后产业,也不等于过剩产能,可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风口”。
轻舟正过万重山。淄博以前瞻思维构建产业格局,以系统思维加快动能转换,以平台思维厚植发展生态,一些曾经淡出视线的传统产业、老牌企业又火了起来且旺了起来,一批诸如新能源汽车、氢能等新兴产业开始崭露头角、走进群众生活。
强化“碳”意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方方面面合力共为。在企业方面,关键是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因地制宜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推广工业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提高清洁低碳生产水平。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鼓励企业减油增化,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加快碳捕捉、碳封存、碳循环利用等领域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推进工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推动绿色建材应用,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同时,加强碳信用建设,借鉴推广“碳效码”,精准定位企业能源消费“碳足迹”。在市民方面,关键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广节能环保汽车、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供给,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等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以积分方式记录个人绿色行为。此外,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引导群众把绿色低碳生活作为新时尚。
过去,淄博因“碳”而兴,烙下了骄人的历史印记;未来,淄博也一定会因“碳”再兴,书写出转型跨越、走在前列的时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