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这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很兴奋。过去二三十年,他一直在做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设立环境资源界别后,他自己的专业能在全国政协里有专门的界别,感觉“非常对口”。
张兴赢说,目前,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涉及领域很广,从全局上把环境资源领域的人才聚在一个平台上,一起来参政议政,能够把综合性的环境资源大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体系化、科学化以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自不同行当的委员围绕环境问题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全面了解环境资源涉及到的各领域的信息,可以更高质量协商建言,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相关资料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
近年来张兴赢持续围绕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建言献策。今年,他提出,郑州特大暴雨、连云港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凸显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风险问题,都市圈发展规划需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从专业出发:
他连续多年聚焦极端气候灾害持续建言献策
2020年,张兴赢的提案是关注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引发的巨灾风险。张兴赢说,随着气候变化会带来极端气候事件,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等领域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但当时这是一个社会关注度较低的话题。
2021年“郑州7.20暴雨事件”,还有2022年夏季包括中国在内的北半球经历了长期的高温热浪发生之后,有媒体提出,当初张兴赢关注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的提案具有前瞻性。“这其实是基于我的专业本能,长期的研究让我有了这些判断。”张兴赢回应说。
去年,张兴赢还是农业界别的委员,他将关注调研的重点放在了农村,提出了“加强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
张兴赢说,我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导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公共管理和政府协调能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有效防灾减灾和对安全生产环境的需求。农村信息化末梢不够完善,是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很多留守老人和儿童没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这方面能力和意识很弱。所以,他希望通过加强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减少农村的灾害损失。
呼吁都市圈发展规划
要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今年,张兴赢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城市。他说,城市人口密集,集中了主要的基础设施如地铁,和大型能源企业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等,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后果非常严重。同时,气候变化让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显著,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人口稠密地区也格外显著。所以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应当先做,并且非常急迫。这些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要的工作除了减排,其实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也非常重要。”
“比如,如果明年夏天还是高温热浪天气持续应该如何适应?城市建设要考虑的极端值是不是该提高?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张兴赢说,过去北方的城市都很干旱。但是最近三五年随着雨带北移的影响,北方降雨于是增多,这是当时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不少城市一下雨就内涝。
他在“关于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提案”中写到,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持续,气候风险不断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将进一步加剧,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风险将增多且更加难以管理。
张兴赢表示,中国因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而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人口和基础社会设施等大量聚集的城市,城市热岛和内涝等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也愈发凸显。适应气候变化是减少气候风险和脆弱性的重要措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可以减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损失。
我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郑州特大暴雨、连云港龙卷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凸显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风险问题,都市圈发展规划需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022年,我国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将涉及陆地、海洋和生态系统转型,城市、乡村和基础设施转型,能源系统转型等。
张兴赢表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提高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需求更为迫切。然而各地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决定了适应气候工作几乎没有现成的“作业”可抄。此外,量化考核指标的缺失也让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进程变得艰难而缓慢。正因为如此,呼吁重视城市适应气候的工作才显得更为重要。
思考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雄安新区某房产企业曾联系过张兴赢。这家企业向他提出希望获得雄安新区当地过去50年的气象资料,这家企业称这是为了建筑节能减排,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用量,一方面达到较好的防风保温效果。这家企业还想知道当地未来50年气象变化趋势。张兴赢认为,这家企业其实就是在践行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
建言献策:
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技术标准规范
张兴赢表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意味着要在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上未雨绸缪,留有一定的“冗余度”和弹性,也意味着要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公共卫生和健康体系等,同时还需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这些适应行动需要对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进行精细化评估,而这又是建立在气候监测系统建设、气候适应理念更新、强大智力资源支撑的基础之上的。
为此,张兴赢提出了四项举措,第一是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早期预警以及适应措施的监测评估。在“双碳”目标下,我国需继续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提高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效应,需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监测和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早期预警,提升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实施效果监测评价体系,完善多部门跨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和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城市保障基础设施安全指标体系。强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保障设施的影响研究,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相关行业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以完善城市暴雨、大风等相关工程建设与防范标准,提高沿海城市海平面变化相关防护设施的设计要求,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等,提高城市韧性。
第三,提升城市气候风险综合应对能力。推动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接,强化预警信息及时、快速发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提高适应能力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气候风险精细化管控和治理能力。加强信息共享,提高气候变化对城市人群健康等影响的适应对策研究,加强对相关急、慢性病的防范和适应能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加强公众自我防范意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技能。
第四,提升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高气象精准服务水平,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风险预估能力,推动构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和深化行业间数据资源共享,发展网格化、智慧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技术,提升城市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