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滚动 >

天天快资讯丨《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企业的减碳动力正从外压转向内生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3-03-02 13:02:04

为了洞察企业绿色转型的现状和趋势,施耐德电气于近日发布《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旨在为企业勾勒清晰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提供可借鉴的减碳思路与方案。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各行各业正在加速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


(资料图片)

企业减碳三大趋势

上述报告发现,企业减碳呈现三大趋势:首先,企业的减碳意识大幅度提升,相比上次调研,制定明确碳中和时间表的企业增加了15%;其次,企业的减碳动力正从外压转向内生,“社会责任”“降低成本”“下游用户需求”“品牌价值”“出口因素”成为减碳五大内生动力;第三,绿色低碳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七成受访企业认为,绿色低碳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或溢价。

报告指出,企业在减碳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重重挑战:一是方向不明,部分企业陷入急于求成的误区,以抵消代替自身减碳,不具可持续性。二是路径不清,多数企业尚未形成清晰可执行的碳中和路线图,仅19%的受访企业确定了清晰的减碳规划。三是执行不力,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减碳落地,近60%的受访企业表示急需提升工艺减碳和新能源技术。四是回报不定,企业无法准确的预估和量化投资回报,43%的受访企业担心减碳的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表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与时代潮流。作为承接‘碳中和’战略的市场主体,企业需要寻找与自身发展相融合的减碳之路,将‘双碳’目标与自身核心战略相关联,形成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四大步骤

为了更好应对减碳挑战,报告提出以 “战略规划”“组织革新”“技术创新”“生态赋能”四大步骤打造可持续发展企业,拥抱绿色“变革”。

首先是战略规划,企业应将可持续融入主业,积极探索碳中和新业务;报告显示,53%的受访企业已尝试进入碳中和相关的新业务赛道。据介绍,2002年,施耐德电气已将可持续纳入核心战略。

其次是组织革新,企业需构建与绿色低碳战略相融合的组织体系,助力可持续战略落地;报告显示,38%的受访企业设立低碳相关部门或进行职责调整。

再次是技术创新,报告显示,超半数的受访企业将工艺降碳与清洁能源技术作为减碳关注的重点。据悉,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减碳,2022年,施耐德电气中国区自身运营碳排放较2017年降低九成左右。

最后是生态赋能,企业要积极赋能供应链伙伴绿色转型,并向大众传递可持续理念;报告显示,82%的受访企业正在着手打造绿色产业链。其中,施耐德电气发起的供应商“零碳计划”旨在以技术和服务赋能全球前1000位供应商,帮助其到2025年减少50%的运营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减碳

报告还指出,企业践行可持续,核心在于构建全生命周期减碳能力。根据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测算,供应链碳排放水平是企业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以施耐德电气为例,其自身碳排仅占整体供应链的10%,而90%的碳排放来自上下游。

在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看来,数字化是全生命周期减碳的最佳武器。“通过数字化技术,施耐德电气打造覆盖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

在绿色设计环节,施耐德电气从研发设计阶段就全面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推进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施耐德电气产品中绿色材料使用将增加至50%。

在绿色采购环节,施耐德电气对供应商的碳排放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提供精益生产、数字化方面的咨询,碳足迹分析和碳轨迹定义等技术培训和脱碳解决方案,帮助其提升减碳能力。

在绿色生产环节,依托数字化、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三大方式,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有17家“零碳工厂”、15家工信部“绿色工厂”、12家“碳中和”工厂。

在绿色交付环节,施耐德电气在包装方面,以数字化、减量化、去塑料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依托运输工具实现减碳15%。

在绿色运维环节,施耐德电气通过使用、维护和回收产品,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闭环,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同时,减少产品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最后,熊宜表示:“立足报告的理念和指引,施耐德电气希望依托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减碳实践经验,从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全方位赋能企业,实现高效与可持续的双转型。携手更多伙伴,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 施耐德电气 可持续发展 生命周期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