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滚动 >

看见幸福的颜色!在成都,日子像火锅一样红火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发布时间:2022-04-24 12:49:02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朱小路 刘飞

城市是人民栖居之所,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幸福正是成都这座城市不懈的奋斗和追求。

红红火火郫县豆瓣,是川菜之魂,是成都火锅的重要配料。 摄影/刘贵明

人是城市的核心,幸福是永恒的追求。

成都始终把“建好幸福城、提升幸福感”作为重要责任和使命,把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统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让大家的日子像沸腾的火锅一样红红火火。

唯一4次蝉联“长安杯”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连续9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展现的不仅是成都人民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是这座城市不懈的奋斗和追求。

惬意生活成都市玉林社区一介巷子里。 摄影/杨培

加大民生福祉 夯实幸福生活根基

“有了长者通,拨个电话就能享受预约挂号服务,就诊当天还会有工作人员提醒我去医院就诊,简直太贴心了。”家住锦江区紫东楼段156号的张蜀良愉快地说道。

在老龄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如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环境?成都将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健全“一院一中心多站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除了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温情城市,成都人民的幸福感还来源于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去年,成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主体完工80所,完工率100%,实际新增学位10.39万个。今年成都将继续实施学位供给增加行动,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8万个。

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还体现在医疗服务上。目前成都拥有三级医疗机构117家,其中三甲医疗机构54家;组建132个医联体,其中跨区域医联体18个,让群众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城市医院同质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这次改造简直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汽车乱停放,绿化也很差,现在各项基础设施得到维修,绿化品类众多,不仅生活方便了,小区颜值也越来越高了……”面对改造一新的居住环境,家住成都市金牛区青阳北路3号院的陈艳感叹道,“整个片区的改造让老旧小区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

近年来,成都市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945个,建筑面积350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48万户。今年2月,《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指出,2022—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院落2242个,涉及居民近23.3万户;到“十四五”末期,成都市基本完成2004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院落的改造任务。

自在舒适成都望平社区之滨河路的咖啡车。 摄影/彭娟

科学规划布局 织就幸福生活底色

生态宜居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2月15日,成都市首批25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与传统社区相比,未来公园社区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智慧高效、活力创新等特点,将构建未来生态融合、健康医养、人文教育、建筑空间、绿色出行、休闲消费、创新创业、智慧应用、共建共治共享等场景。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将建设200个未来公园社区。

以成都市高新区瞪羚谷未来公园社区为例,该社区将以环城生态公园为底,向外延伸的两条水系绿带为脉,两侧集聚数字文创、总部经济、特色商业等新业态,强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人、城、产融合发展的生态谷地、创新高地。

“现在生活真的越来越方便,楼下就是便民菜市,街对面就是公园,学校、医院等设施配套齐全,日常生活基本能够满足。”家住成都天府新区的市民刘丽笑着说道,真正实现了15分钟幸福生活圈。

“为了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成都积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比例,推动职住平衡,结合城市有机更新、TOD综合开发等,合理匹配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提高公服设施与人口匹配度。”据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至2025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距离减少至8-10公里,平均通勤时间缩减到35分钟左右。同时,强化就近配套,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郊区新城均衡布局,加快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努力让市民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享受好服务、感受好生态。

据悉,目前成都城市轨道里程558公里,位居全国第四;开行快速公交、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5+1”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全市投放共享单车116万辆,基本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体系,“5+1”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市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车,网络预约出租车和巡游出租车融合发展,城乡居民出行更加舒心、便捷。

宜业宜商的创业环境 筑牢幸福生活底气

“一站式服务平台太方便了,让企业可以在线申请项目,审核通过后再交资料,非常人性化。”说起在成都的创业经历,奥睿药业首席执行官黄奇博士感慨颇深。

根据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成都,企业开办总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内,不动产一般抵押登记压减至1个工作日内。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95.1%“全程网办”,承诺提速率达到88.2%,平均跑动次数压缩到0.3次以下。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城市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持续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成都打造为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便民利企新高地。

此外,成都还通过“科创通”平台,采用“线上平台+线下服务”的融合服务方式,将全市科技创新生态链条上的人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本等创新资源有效串联,为企业和团队提供从项目技术到载体平台、从资金设备到智力支撑的全方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其中,通过大数据画像精准对接双创资源,这便是“科创通”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

“‘科创通’平台具有企业价值发现的作用。”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上百个维度的大数据画像,平台可以精准鉴别一个创意、一个想法的潜在价值,并在不同阶段为企业精准匹配外部资源。

同时,成都还加快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机会成就青年创业梦想,让广大青年在成都拥有人尽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

城市是人民栖居之所,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都将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观,一如既往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让生活在这里的“老成都”“新蓉漂”,都能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4月下旬刊

关键词: 看见幸福的颜色 日子像火锅 一样红火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