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铺黄金、周大福等知名黄金珠宝品牌再度上调首饰金价格。11月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对北京地区多家知名黄金珠宝品牌商线下门店进行实地走访发现,目前,不少品牌黄金珠宝商出售的首饰金报价超过1260元/克,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记者走访看到,随着金价创历史新高,各大金店整体较为冷清。门店销售人员普遍反映,在价格高企背景下,很多消费者选择暂时观望。
首饰金价格不断上涨
11月4日,周大福足金(饰品、工艺品类)报价为1265元/克,工艺金章金条类报价为1170元/克,黄金回收服务金报价为886元/克。
(资料图)
记者走访看到,11月4日,老凤祥、周六福、周生生、六福珠宝、老庙黄金等品牌首饰金报价均达到或超过1260元/克。
11月3日,针对周大福黄金饰品再度涨价的市场消息,周大福方面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周大福珠宝自11月3日起对部分黄金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公司在应对成本变化的同时,始终坚持维护卓越品质与精湛工艺的承诺,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周大福珠宝将结合政策对业务和产品零售价格的影响作出合理调整。
在此之前,老铺黄金于10月26日对线上和线下渠道的黄金饰品及摆件进行年内第三次调价,调价幅度普遍在18%至25%。此前,老铺黄金的两次调价分别在2月和8月。
从优惠活动看,各大品牌黄金珠宝商优惠力度整体较为有限。例如,周大生一口价产品满1000元减200元。周大福则推出换购优惠。
政策鼓励场内交易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提出,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客户购入标准黄金,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并按照实际成交价格向买入方客户开具普通发票。客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以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6%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买入方客户将标准黄金直接销售或者加工后销售的,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可以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非投资类的黄金饰品企业,因进项税抵扣减少对于成本端或有所提升;对于投资金销售的企业,会员单位销售金币具备优势;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购买黄金饰品价格预计将提升,具体提升幅度要看黄金饰品企业的成本转移幅度,向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金条不受影响。
中信建投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此次黄金新政的核心,落在了黄金实物交割环节的细化管理,首次明确区分“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并调整了增值税相关细则,总体更鼓励场内黄金交易。新政落地后或影响三类黄金市场参与者行为:一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及客户需严格申报用途。二是黄金投资者通过交易所交易可降低税负,引导投资向场内转移。三是黄金加工、零售产业链下游商家用金成本或上升,他们或选择将成本间接转嫁给零售端。
中信建投证券提到,新政对黄金交易的态度是鼓励市场化。这一脉络主线下,再来理解近期黄金税收新政,政策意图明确:一则引导黄金交易走场内交易,交易更规范也更集中;二则提升黄金交易透明度和监管效能;三则强化黄金投资和消费需求分流的机制。
针对新政对黄金珠宝商的影响,东吴证券分析认为,新政对不规范的金饰商家影响较大,对于大品牌而言,市占率预计还会提升。短期内,价格上涨可能抑制了消费者对金饰的部分需求,但中期来看,对行业的洗牌将有利于珠宝首饰知名品牌。
金价攀升提振公司业绩
随着金价节节攀升,涉矿类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增长。
西部黄金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4.04亿元,同比增长10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168.04%。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自有矿山生产的黄金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
赤峰黄金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约为86.44亿元,同比增长38.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58亿元,同比增长86.21%。公司介绍,公司矿产金产量整体保持平稳,并充分受益于黄金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一些上市公司提到,伴随金价上涨,矿产金产量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
紫金矿业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报告期内,公司强化生产组织与运营管理,矿产金、铜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5%;同时依托投资并购整合能力,通过技改扩产和运营优化,快速释放产能,并精准把握金属价格上行窗口,尽产尽销,充分享受价格上涨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