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滚动 >

太原破浪 做强气候投融资试点

来源:太原晚报    发布时间:2023-09-08 11:10:07

在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气候投融资成为高频词汇——无论是气候投融资平行论坛的成功举办,还是山西中部城市群气候投融资联盟成立,亦或是太原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合作签约,特别是太原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具有太原特色的差异化气候投融资路径,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资料图)

做强试点,助力经济转型

长期以来,依托资源禀赋,我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焦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据统计,2022年,我市煤、焦、冶金、电等传统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6.6%。促进产业高质量平稳低碳转型,落实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势在必行。

在昨天的论坛现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认为,在全球低碳转型背景下,一方面要改造传统的高排放行业,促进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发展低排放的新型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与经济转型,能够在解决气候问题的同时,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认为,在我国缺油、少气、贫铀、相对富煤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下,要处理好能源资源安全与能源环境安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做好“加减法”: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上,要做加法,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在GDP能耗上,要做好减法,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工业的升级版。在他看来,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对解决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能源系统的低碳化是关键,工业、建筑、交通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马爱民认为。

做强试点,需要精准施策

中国正在成为绿色金融的全球领先者,并拥有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市场。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投融资相比于传统的绿色环保项目和低碳减排项目等更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颋认为,金融支持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不可或缺。绿色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融资模式特别是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要通过好的政策体系及机制把这些融资模式、金融场景资金撬动起来。要用绿色金融的模式创新把债权、股权、政府支持手段等特点不同的工具整合形成适用的绿色融资解决方案。

目前,我市通过银企合作,正在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商业地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提供债券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缺口问题。2021年6月,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为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发行了我省首笔“碳中和债”,用于光伏发电、风电项目建设。今年3月,我市气候投融资金融服务基地成立,围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一站式”融资服务,拓展线上平台气候投融资专区功能,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政策支持、制度支持和金融支持,以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

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关键期,金融机构要创新多项气候投融资产品,如信贷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绿创贷、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融资贷款等,以及债券领域的绿色公司债、“碳中和”债等,就必须做好制度供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认为,要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机构投向重大、重要绿色项目的能力,培育绿色“独角兽”。同时要增强绿色金融的包容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做强试点,亟待破除瓶颈

气候投融资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当下还存在不少难点。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针对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提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试点项目库建设主要以项目清单为载体,缺乏标准化机制和常态化管理手段;地方试点投融资产业单一、项目类型集中,存在气候友好项目“不敢投”或“扎堆投”的问题;跨区域对接项目和资金,多行业协同推进形成新产业链的难度较大;气候投融资的相关标准和支持政策,仍待进一步完善等。为此,王灿提出,要突出气候效益,建设集成多维信息的国家项目库;设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基金,探索形成多措并举、梯次清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套措施;加强探索气候投融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转型所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马爱民看来,要建立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资讯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