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但是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目标、很好的理想、很好的口号,然而一旦实行起来,我们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急于求成,脱离中国实际。
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些地方急于求成,想在一年甚至一个月之内达到“双碳”目标。很多地区冬天来了,尤其在北方,本来要烧煤取暖,它就不让烧煤了,那让人家怎么度过这个冬天?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案例。我们要认准ESG这个目标,不断去往前推行才是正确的,不能急。
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仍需要继续努力,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经济活动要回到原点,一切新鲜事物都是在原点上前行的。企业一旦不盈利,什么都不存在,所以我想任何一家企业肯定要盈利了才能做其他事情。ESG和盈利有密切的关系,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冲突,有时候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这是一个正确、远行的目标,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不断朝着目标前行,同时心中要有想法,这需要时间。
其次,ESG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技术性的困难。目前,上市公司关于ESG的信息披露是自愿的,还不是强制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标准制定不出来。各行各业都是不一样的,如何制定一个强制性的标准还不成熟。同时,我们实践的时间非常短,不同类型的企业,对“S”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我们认识的“G”是最成熟的,但在不同类型的企业,“G”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说上交所的科创板和深交所的创业板,它的“G”和主板的是不一样的。例如投资人制度,在主板不存在,但是在科创板就存在,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这个“G”的标准是什么?是传统的公司法,一股一权?还是说我们要针对特殊的企业进行设定?我认为,这个标准设定非常难。
此外,我们对金融机构也要求披露信息,这非常正确。我们必须从融资的角度对社会和ESG的要求进行调整。ESG如何让大多数人都理解?现在ESG成了一种非常风靡的口号,我参加过很多会,一提就是干这个,有时候企业忘了它的本原——如何把企业做好、把企业扩张,天天就喊这个事情。企业做宣传、做电视片没有问题,但是做企业首先要把自己做好。技术创新很重要,客户服务很重要,市场占有率也很重要,产品设计要符合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在今天,存在喜欢高大上的风气,其实所有的高大上都是从实际出发,从眼前出发。所以,任何企业,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都要先把主业做好,先合规合法经营,我认为这是做好ESG的基石。把企业做好了,才能谈其它宏伟的目标。
为什么说标准制定很困难,因为它和ESG评估、信用评估完全不同。信用是很中性的,ESG包含了很多社会性的因素,甚至是制度性因素,这个机制很复杂。“S”好一点,但“G”是很难办的,如果真要制定一个标准,如何与中国的现状相匹配?我们要想办法把我们的理念讲清楚,否则会低估这方面的价值。
(来源:整理自吴晓求在博鳌论坛2023年年会“ESG投资如何行稳致远”分论坛上的发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