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以“碳排放权”作为资产标的进行交易的碳市场,成为各国低碳转型的主要工具之一。中国碳市场的建设谋定而后动,从技术引入、城市试点到全面上线,持续行在最优路线上助力经济低碳转型。
2001年,中国发改委批准了第1个CDM项目——北京安定填埋气收集利用项目,中国参与全球碳市场行动至此拉开序幕。截至目前,全国共计注册3764个CDM项目,其中1606个项目获签发,总签发11亿多吨。2013年CDM中国项目虽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已在筹谋之中。
2012年,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始启动,2013年起,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展开,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
十年磨一剑。从对标国际碳市场规则,到开启试点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自我建设过程?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哪些启示?南方周末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为此专访了国内首批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的专家唐伟珉,他现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能源高级经理,曾作为项目经理开发了中国首个CDM项目,之后在国内外气候变化和碳交易领域耕耘至今,主持投资开发的CDM项目涵盖新能源、能源效率、化工、煤炭等行业,合同金额超过4亿欧元,年交易CO2气体减排量1400万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