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稿
文|曲雪松
(相关资料图)
在这里,寺庙、古迹、民居、街巷紧紧挨在一起,人间烟火和礼佛的乐声相融并蓄,一边是清净,一边是繁华,一边是楼宇林立,一边古韵古风。
快过年了。我对于过年的记忆,是从一只灯笼开始的。家里的长辈带着我们几个小孩,把切割打磨过的玻璃片儿,用红色的纸条沾上浆糊,粘连起来,里面点一根蜡烛,年三十晚上,我们就提着这只纸糊的玻璃灯笼在楼道里跑来跑去。那时候有一只灯笼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把灯笼借给小伙伴提一会儿,也是小孩之间最真诚的友谊方式。现在想来,那只小小的花灯,也是我对过年的最初的美好印记。
所以来到“花灯之都”泉州,我就跟当地朋友说,想到花灯市场去逛一逛。
泉州的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千百年来,已经成为这座海滨古城的代名词,不仅支撑一方经济,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朋友介绍说,泉州人每年过元宵节,比除夕夜还热闹,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悬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男女老少盛妆打扮,倾巢而出,走上街头,欣赏品评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
花灯内容无所不包,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只要你能想到的,泉州人都能以花灯的形式呈现出来。
眼前的炫彩辉丽,是我来泉州之前无法想象的,但似乎,又像是我来泉州之前一直期盼的,它与我小时候那只小花灯的记忆一下子连接起来,虽然时空遥远,但是,却瞬间填充了这几十年的某种断档和落寞,甚至,还让我有了另一种很深的感悟。我们常常说中国人情感内敛,不善表达,可是这一刻我忽然发现,中国人的情感是如此浩瀚深邃,我们的祖先早已经找到了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炙热而浓烈,借着节日契机,以花灯为载体,传递一种默契和共鸣,在这灯的世界里,每一个人,即便素不相识,都能获得同样的心理满足感和归属感。
这就是泉州给我的第一印象。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恍若穿越千年历史,一路漫步,一路惊喜。它不仅是花灯之都,也是宋朝的第一大港,是有“闽南蓬莱”之名的宗教胜地,它撑起了闽南文化的半壁江山。在这里,你能从街角祠堂的墙壁上看到唐朝的石刻,能从路边茶馆里飘出的南音中,听见宋代发音的音节,能从洛阳桥的余晖中,感受到弥漫在这座古城的,闽南真正的魂灵。在这里,寺庙、古迹、民居、街巷紧紧挨在一起,人间烟火和礼佛的乐声相融并蓄,一边是清净,一边是繁华,一边是楼宇林立,一边古韵古风。去过的城市多了,千城一色的现状常常让人憾然失落,而泉州,却以一种独有的姿态,躲过了粗暴的整顿和梳理,留住了属于它的历史,也留住了一座城市最宝贵的精髓。
当地的朋友说,泉州人过年特别的热闹,祭灶扫尘,门联花灯,燃香祭祖,守岁拜年,走亲访友,放生祈福……一个都不能少。这些经由时光的锤炼打磨,一直延续至今的仪式,让泉州人守住了够传统够地道的中国年,即便远离家乡,也会尽可能的用这样的方式过年。他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身边还真有一位福建朋友,因工作不能回老家过年,但在朋友圈里晒她家的年夜饭,着实把我惊着了,一家三口的年夜饭,大盘小碗冷热荤素煎炒烹炸,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她说,这是老家的规矩,一年一顿的年夜饭,图的就是年年有余,红火圆满。
对啊,有些规矩,守着守着就悟出滋味了。
(《小康》·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月下旬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