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宁颖
至今没“阳”的他们,做了这些防护措施
30岁的杭州人林女士,一家五口至今还没有“中招”。林女士称,能阴到现在,觉得有几个原因:
【资料图】
首先是尽量少出门,尤其是人多的地方尽量不去。疫情高峰期间,恰好可以居家办公,差不多十天都没有出门一步。
我们家住在郊区,人比较少,偶尔出门一趟也还算安全。最“高危”的应该就是买菜了。我们去一次菜场尽量囤够一周的,负责采购的老妈“全副武装”——除了N95口罩,还有宽檐帽、眼镜、冲锋衣。而且一到家就把装菜的袋子全部换掉,第一时间热水洗手,全套衣服换成家居服。
疫情高峰期间,收快递和扔垃圾的活则由老爸全权负责,所有的快递箱不进家门,拆之前喷一遍酒精,打开后内包装也都要擦干净再拿回家。扔垃圾的时候也要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除了出门时防护,家里开着暖气和加湿器,这样可以避免着凉和呼吸道感染;每天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饮食方面也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毕竟免疫力是我们抵抗病毒的重要“武器”。
对于未阳这件事,42岁杭州人马女士也正在挺进决赛圈。她的防护措施是:
出门就戴三层口罩。因为个人有鼻炎史,经常会打喷嚏,所以在N95里面加了一个防尘口罩,N95外再加一个普通医用口罩。
为了方便消毒,外套由羽绒衣改成了冲锋衣。下班后,我先戴着手套洗一次手,再用公司为员工准备的消毒液喷洒消毒。
到家后,先不急着进门。在门外脱去冲锋衣,丢掉外层口罩和手套,再用次氯酸对着外套、护目镜和手进行消毒。冲锋衣我就挂在大门外,不再拿进屋,准备天气转热直接丢弃。
进门后直冲浴室,用温盐水漱口、清洗鼻腔,再洗头洗澡。
买菜基本不去菜场,改为某团线上下单,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团长处自取。所有买回来的菜和拿回来的快递也是在门外用次氯酸消毒,再等半天以上拿进屋。
在感染高峰期,我也带孩子去过西湖边。当时出行的人少,我也给她做足了防护,手套、N95口罩、装饰用的平光镜。年前还买了一件,可以把脸都“藏”在里头而只露出眼睛的外套。
专家们这样分析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这波疫情中,体感上没“阳过”可能存在很多情况。比如有的市民由于防护措施到位确实没“阳过”。有的市民在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过,体内有抗体,而自己没注意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李锋表示,目前有些人没有表现出来的感染病毒,还可能与遗传背景、疫苗接种率、保持社交距离的切断传染源等做法有关系。但现在还没有感染病毒,不代表之后就不会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近日在参加一场新冠防控科普专场直播中也提到,一直没有阳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可能实际已经被感染过,产生免疫力。第二种是因为打过疫苗,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三种确实没有被感染,仍有被感染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有效时间可能会缩短,对人体的保护能力会变弱,但在细胞免疫的作用下,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针对重症或死亡保护效果。第三针接种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可以接种第四针,进一步提升免疫力。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感染科主任翁卫东主任中医师分析,第一类是全程接种了新冠疫苗,体内免疫功能还很强大,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数量仍处于高位,不容易被感染。第二类是天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强。第三类发现某些因其他疾病服用的抗病毒类药物,可能对奥密克戎也有一定的作用。第四类是极少与外界接触的或者是防护工作做得特别好的人群。
没“阳”过的人如果面对新毒株,会比“阳康”者更脆弱吗?
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感染过新冠病毒后3到6个月内,一般不会二次感染。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这时候,谁的免疫力强,抗体水平下降得慢,谁就会获得更长时间的“保护”。
感染后病情的轻重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目前,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差无几。如果是曾经“阳过”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会相对第一次感染更轻。没“阳过”的人感染,病情也会与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时程度类似。
(小康头条综合北京日报、央广网、新晚报、中国新闻网)
编辑:田苑淯颖
校对:武金洋
审核:王芳
关键词: 那些还没阳过的人 是如何度过疫情高峰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