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滚动 >

世界快看:中金公司黄达飞:做大碳市场体量或有利于企业对冲风险、平滑成本

来源:凤凰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2-11-06 08:53:56

凤凰网财经讯 11月1日,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联合主办的“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在北京召开,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本届峰会以“绿色发展,碳路中国”为主题,盛邀近70位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共商低碳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切实有效的有关行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 黄达飞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向凤凰网财经表示,从整个市场机制的发展来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个履约期已经实现了稳健运行,履约率已经达到了99.5%。对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后续发展,她认为,随着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未来几年会有更多行业参与进来,碳交易市场的体量会进一步增大。

在交易产品上,一方面,CCER重启后将为市场注入一种新的交易产品,也就是通过自愿减排的方式支持绿色项目、绿色投资。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只有现货,也只有电力行业。相关期货交易将在条件成熟以后,纳入到交易体系里面。这样一来,企业就会多一些对冲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也会参与到整个碳市场交易体系里来,为实体经济的企业提供自己的金融服务。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办启动仪式,标志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上线交易。黄达飞认为,建立碳交易体系、把碳市场做活的最大意义在于:服务全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全社会最低成本的绿色发展模式。

“实际上是通过政府为企业的排放发放一个限制性的配额,同时又提供一种灵活的交易机制,让企业有动力来减排。这样一来,企业也可以把自己富余的碳排放量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减低全社会减排的成本。”

最后,她指出,目前我国碳市场还是欠缺交易活跃性、资产的流动性,偏重于履约,缺失于对冲。“下一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还是可以参考国际上一些比较先进的做法,充分地把这个市场体量做起来。市场做大了,池子做大了,自然就会引入更多的活水。同时也要引入更多的产品类型,让实体经济在参与碳交易,参与低碳转型发展的时候,有一些对冲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平滑成本。”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财经:关于碳交易市场,我们知道它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您如何评价其运行效果?您之前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是说,市场应该尽早发展完善碳交易机制,引入多元化的产品与参与方为市场注入活力。但目前来看,市场整体的参与度上仍然是以能源类的企业为主。我想问的是,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机构以及个人参与其中?此外,针对市场上现存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您认为如何在制度上加以完善?

黄达飞:从整个市场机制的发展来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个履约期已经实现了一个稳健运行,履约率已经达到了99.5%,这个数据其实说明企业的参与度还是非常高。在数据监管,以及企业参与交易的过程中,企业实现了自身碳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纳管的企业进一步参与到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当中。

您刚刚提到现在市场的参与度还不够,以及市场的流动性不够等问题,实际上我们对市场后续(的发展)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展望。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碳排放交易管理制度也已经纳入立法计划。我们相信通过条例的出台,能够为碳交易制度给予一定法律上的支撑,让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进来,让地方的执法更规范化,这样的话整个碳交易系统就有了体系上的支撑。

同时,随着法律依据落实之外,在数据以及质量管控上,不管是国家部委层面,还是地方监管层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能够预期,随着这两方面条件的改善,相关的主管部委会扩张行业的纳入。比方说钢铁、建材还有其他的一些重点排放行业将会在未来几年陆续纳入碳市场的管制里面,这个市场的体量可能就会增大。

下一步从产品层面,最近我们从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得知, CCER这个体系即将重启,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这些基础工作。CCER的体系重启,实际上将为市场注入一种新的交易产品,也就是通过自愿减排的产品来支持绿色项目、绿色投资。

另一方面,就是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只有现货,也只有电力行业。相关的期货交易将在条件成熟以后,纳入到交易体系里面。这样一来,企业就会多了一些对冲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也会参与到整个碳市场交易体系里来,为实体经济的企业提供自己的金融服务。

凤凰网财经:像北京、天津、上海都纷纷建立了关于碳市场交易的一些交易所,这些市场的建立是否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未来我们是否还需要建立更多的类似的市场?第三个就是关于碳交易市场,您觉得它从整体来看,最大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当前有哪些体现?

黄达飞:我想这个碳交易体系它最大的价值是,从它的本质来看,就是为了服务全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及实现全社会低成本的模式。

实际上是通过政府为企业的排放发放一个限制性的配额,同时又提供一种灵活的交易机制,让企业有动力来减排。这样一来,企业也可以把自己富余的碳排放量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从而减低全社会减排的成本。

把这个碳市场做活,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意义在于:现在我们在投资一些绿色的项目、绿色的领域,感觉可能成本偏高、有些商业方面的不确定性,也存在期限错配的现象。那用什么东西来鼓励投资者,让他们把资金投向低碳领域呢?实际上碳价就是一个很好的“锚”。可以用碳价来平衡绿色资产的溢价,从而实现把资本市场的资金引流向低碳发展的领域。

凤凰网财经:您认为相较于国外,我们的碳交易市场存在哪些特征?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些特征转化成优势,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黄达飞:我国碳市场目前属于一个初期阶段,因此它只有电力行业,也只有现货一个品种的交易模式。跟国际上主流的碳市场相比,相对来说还是欠缺交易活跃性,或者资产的流动性,碳配额交易偏重于履约,整体上缺失风险管理方案和价格对冲工具。

我个人认为,下一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还是可以参考国际上一些比较先进的做法,充分地把这个市场体量做起来。用资本市场的思路来助力碳市场发展壮大,池子做大了,自然就会引入更多的活水。同时也要引入更多的产品类型,让实体经济在参与碳交易,参与低碳转型发展的时候,有一些对冲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平滑成本。

关键词: 交易市场 实体经济 排放权交易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